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曾静《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
【编者按】
“许多问题由此而来。例如,如果男女同性恋问题被忽视,分层理论将会怎样?女同性恋者的社会流动模式是怎样的?这些模式是如何与种族、年龄、宗教及其他因素交叉在一起的?如果将同性恋因素考虑在内,对市场结构分析会产生哪些影响?对消费研究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对社会老年病学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需要从性差异的角度重新考虑整个的研究领域。许多社会学研究视野的狭隘程度真是令人震惊!”(斯泰恩、普拉莫,2000:163)
2019年,性研究ing推出了“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了近年来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以及中国大陆的部分性研究硕博学位论文,共计推出了4期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英文文献编译、4期中国大陆期刊文献选编和7期中国大陆硕博学位论文选编。
2020年,我们将在介绍会议论文及其他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余,继续着手资料库建设工作,希望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检索便利,也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中文的研究语境。本年度,我们将着重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人员迄今为止出版(或未正式出版)的所有书籍(包括教材、文集、专著和译著等)。本栏目往期内容详见公众号首页-正在连载-性社会学文献汇编。若无特殊情况,我们将以每周两次的频率更新上述书籍的基本信息、目录和精选内容。敬请期待。
本期介绍的是由商务印书馆于2000年3月出版的《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作者为潘绥铭、曾静。
《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
作者:潘绥铭、曾静
时间:2000年3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目录
第一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研究这样的问题
一、研究概述
二、我们为什么采用邮寄调查的方式
三、派生变量
四、我们的调查结果真实吗?
第二章:我们调查了什么人:随机抽样的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总体的确定
二、设计抽样方案
三、样本含量的确定
四、抽样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三章:我们如何调查的
收集本科生名单时的动员信
笔者放在问卷前面的动员信
影响回收率的各种情况
给被调查者的催促信
有多少人回答了我们的调查
第四章:什么是“性”?调查中使用的基本概念
主论:人际性活动
主论的总结
副论:独自性活动
本章附录:填答调查问卷时的提示单
本科生们在问卷上留下的文字
在问卷上留下的其他文字(不是针对具体问题的)
第五章:我们都问了些什么?调查问卷
第六章:7年里,什么变化了
1997:全国大学生的异性交往
1991-1995:大学生拒绝“性革命”
第七章:个人情况与目前的行为等级
一、个人基本情况的作用
二、在人际交往中所处的地位
第八章:家庭与成长环境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
二、父母对孩子的异性交往的态度
第九章:个人因素的作用
一、对于性魅力的自信,影响着本科生的性爱行为
二、生活态度,也在影响着本科生的性爱行为
三、观念仍然在指导着行为
精选内容
第六章:7年里,什么变化了
——三次调查的发生率的历史比较
1997:全国大学生的异性交往
作为国家教委的研究课题,我们于1997年4月,对全国所有正规高等院校的所有本科生,进行了一次邮寄调查。我们使用的是分层三级随机抽样的方法,直接抽样到个人。我们总共抽中150个高校,446个系的2936名本科生。在置信度为95%,最大允许误差为2.5%的条件下,我们的随机抽样可以代表全国638所高校的142.6万本科生。
除去邮寄中的损失,共有2867名本科生收到了我们的调查表;总共寄回1921份,测谎后删除17份。这样,1904份有效答卷,就占到66.6%(三分之二)。1991年和1995年,我们两次随机抽样调查全北京的本科生,调查表的有效回收率只有52.0%和54.5%。这次全国调查的回收率如此之高,说明在大学生里,“谈性色变”的时代正在过去。
异性交往的总体情况
尽管社会上不断地流传着种种故事,说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乱套”了;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中并没有什么“性解放”。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我们列出以下这些统计数字,说的都是有百分之多少的大学生,有过什么样的活动。表格虽然很招人讨厌,但是总体的趋势却又不得不用表格来反映,请您细心读一下,比我们长篇累牍地“侃”要有意思得多。
看了以上的数字,您会发现,大学生跟所有的人一样,也是循序渐进地开展异性交往的:交往的程度越深,能够达到的人也就越少。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国的高等院校一般都禁止大学生发生性行为;也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们都很能自律;还因为男女大学生们虽然看起来像是朝夕相处,但是实际上能够找到意中人的并不那么多。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有恋人、接吻和性爱抚这3项活动里,女生做过的比例都比男生高一些。但是请您别误会,这里面包括了被迫的,也就是在女生并不情愿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活动。另外还要请您注意,这些数字反过来看也能说明许多问题。例如,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的成年人了,可是仍然有四分之一的人,到现在还没有异性好友(并非恋人)。他们怎么能了解异性的世界呢?毕业之后,他们能顺利地投入恋爱和婚姻吗?
尤其是,那些已经有过下述活动的大学生,平均每人有过3.4个异性好友,爱上过2.6个异性,有过1.5个恋人,吻过1.9个人。与此相对照,却有18%的人,连一个异性都没有爱上过(哪怕是单相思或者埋藏在心底);还有25%还没有跟任何一个异性结成友谊(不是谈恋爱)。这样的大学生,是不是也很需要我们的家长、老师和学校去关心关心呢?
交往,也发生在中学
有些同志可能会使用上述数字来指责我们的大学教育。其实,异性交往早在中学就开始了,而且已经很不少了。仔细看看下面这个表格,也就能一目了然(都是百分比)。
我们可以看到,男生里,在中学就开始约会、接吻和性爱抚的人,比到了大学才开始的人,要多一些或者持平。女生则是相反。可是这个表格还说明一个问题:
现在成为本科生的人,在中学的时候一般来说肯定是好学生。可是他们中的37%的男生和30%的女生,却已经有过约会了!
这并不是要追究中学德育教育的责任;而是想提醒读者思考一下:中学生的所谓“早恋”一直被视为洪水猛兽,那么这些约会过的男女中学生,是怎么考上大学本科的呢?考上的人又怎么会这么多呢?这或许值得人们思考。
三次调查中
大学生的爱恋行为与人际性行为的报告发生率(%)
这个表格说明:
1、大学生的行为在几年当中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2、北京市范围内的大学生,并没有成为这方面的全国先锋。
三次调查中
大学生爱恋上的异性的平均人数(人)
这个表格说明:
1、所谓“恋爱中的专一”,既不是客观上的存在,也不应该作为道德的标准。因为平均起来,已经有过恋人的,都不是仅仅只有过一个恋人。
2、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再认为接吻就是定情了,更不是定终身。(“接过吻”的平均人数大于“成为恋人”的平均人数。)
3、大学生的恋爱成功率大约是一半左右(“爱上过”除以“成为恋人”)
以下也是参考资料,已经发表过。但是1997年调查的结果和下面的文章所分析的差不多。因此,你可以参照下面的文章,去解释前面的1997年的情况。尤其是,在下面文章的结尾所分析的原因(大学生缺乏自信,而又崇拜爱情),在1997年更为明显。
发表于《中国青年研究》1996.10。
1991-1995:大学生拒绝“性革命”
许多人都知道,美国在60年代出现过一次“性革命”。当时的人们,主要是根据美国大学生里性行为的急剧增加,才发觉“性革命”已经到来的。
自从198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感到,“性革命”似乎已经在我们身边出现。但是有意思的是:不管社会上流传着多少谣言与猜测,“性革命”却并没有在北京市的大学生里出现。
这个结论来源于笔者在1991年3月和1995年11月分别进行的两次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两次调查都采用分层等概率的随机抽样方法,直接抽样到个人,然后进行挂号邮寄式问卷调查。1991年调查1026人,1995年调查1158人。从随机抽样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全北京的大学生在性观念和性行为方面的总体状况。
为什么偏偏时隔4年半之后才进行第二次调查呢?因为北京的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是4-5年学制。在95年第一学期进行调查时,所有那些在91年第二学期里曾经被调查过的大学生,此时都已经毕业了,这样就避免了重复抽样,不仅可以反映出完全不同的两批大学生的情况,而且可以对大学生这样一个整体,做出历史的比较。笔者自费所做的调查的意义和价值即在于此。
性行为增加了吗?
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但是首先需要弄清楚,所谓“性行为”究竟包括些什么。
性行为至少有两大类:独自性行为和人际性行为。独自性行为主要是性梦、性幻想和自我刺激(俗称自慰或者手淫)。人际性行为则至少可以分成7个层次:性交合、性交、性爱抚、色欲活动、性交往、涉性的人际交往、性别交往。这些概念和术语,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学术界也存在着争论,因此这里不去细谈,只想公布一些具体的统计结果,以便使人们获得一个总体的、初步的印象。
从1991年到1995年,大学生们的人际性行为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显著地减少了。
这又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是大学生里,迄今为止曾经发生过性行为的人的比例,就是“历史(累计)发生率”。另一个方面是在调查之前的半年里,发生过性行为的人的比例,就是“当时发生率”。这两种情况分别列表如下:
表1和表2反映出:在1991到1995的5年之间,无论考察迄今为止曾经发生过性行为的人数,还是考察调查前半年之内发生性行为的人数,它们所占的比例都减少了,而且已经构成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只有女生的性交合比例上升了。)也就是说,5年来,北京市的大学生在总体上并没有出现“性革命”,反而明显地倾向于拘谨。
调查还表明:在1991年和1995年之间,男女大学生爱上过的异性人数、恋人的人数、异性亲密朋友的人数、接吻过的人数都有所减少(但是除了最后一项以外,都没有构成显著差异)。这可以从许多侧面表明,他们的人际性行为确实没有增加。
这,真实吗?
许多人都会对这样一个调查结果表示怀疑。因为近年来,社会上一直风传大学里已经乌七八糟了,甚至说女大学生已经卖淫成风。一些报刊杂志也不断地刊登这种“案例”、“透视”、“扫描”等等,使人们不信也得信。可是,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常识了:尽管人们传说的或者报刊上登载的所有故事都可能是真的,尽管这种故事很多,但是只要没有进行随机抽样(可绝不是“信手拈来”式的“随意抽样”)的调查,就绝不能代表总体的情况,反而常常会使人产生错误的印象。
就连大学生自己,由于“身在此山中”,也同样会误信这种夸大的假象。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且不论真实情况如何,您认为,目前的大学生里,已经发生过性行为的人占到多大比例?”而且分别问到男生的接吻与性交合,女生的接吻与性交合。结果,大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估计,都高出笔者所调查到的实际情况,已经构成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当然,任何社会调查都可能出现“假数真算”的失误,但是笔者至少有这样一些把握来证明笔者的数据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真实情况的:1、问卷里分别设置了重复回答和逻辑检验两种测谎题。所发现的谎答者已经被排除在统计之外。2、人们的许多生理现象是恒定的,而笔者在这些方面的两次调查的结果都是一致的,而且呈现为正态分布。这可以证明被调查者没有说谎。3、两次数据中都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或者出乎常理的情况。4、相对而言,在目前中国所有的社会阶层里,大学生最有可能理解和支持性学事业,最有可能为了科学研究而贡献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因此笔者才选择他们去调查。
话又说回来了。笔者的两次调查,最终有效应答率分别是52.0%和54.5%,因此笔者不可能知道那些没有回答的人的情况。一般来说,拒绝回答的人更有可能发生过性行为,所以笔者上述的发生率应该被视为最下限。
没有拒绝什么?
大学生所拒绝的,其实仅仅是上述那三种直接的人际性行为。在除此之外的其它性活动中,他们反而倾向于更加活跃了。
最引人注目的显著变化是:看过“直接描述性交细节的各类文学作品”的人,从1991年的67.7%增加到1995年的79.4%(男生的86.6%和女生的62.1%)。同时,看过“直接描绘性交细节的各类图象材料,如图、照片、录像等”的人,从1991年的33.8%增加到1995年的60.2%(男生的70.0%和女生的36.2%)。
相反,看过“直接描述性交的科学类文字材料(书报、文章等等)”的人,在5年之后却是基本持平(从63.2%到65.5%),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增加。这比看过性的文学作品的人要少得多,只比看过性的图象材料的人多出5个百分点(1995年)。从这样的变化中,人们不妨想想,“扫黄”究竟是更加迫切了,还是已经没有意义了?
还有,虽然人际性活动没有增加,但是男女大学生的所有类型的独自性行为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例如男生第一次出现性梦的年龄、男女出现性幻想的频率、男女性梦内容和性幻想内容的种类数、男生首次自我刺激(手淫)的年龄,都显著地提前了或者增加了。此外,第一次性唤起的年龄、第一次性幻想的年龄、性梦频率、在性梦里达到性高潮的频率、自我刺激(手淫)的频率和在其中达到性高潮的频率等等,都有所提前或者增加,只不过还没有形成显著差异。
为什么会这样?
许多人都会问,既然独自性活动有增加的趋势,怎么可能没有促进人际性活动的增加呢?
性问题的答案,往往在“性”以外。
1995年的这批大学生,跟1991年的相比,志向更为远大,但是自信心却更加脆弱。
在志向方面,笔者的问题是:您对未来的设想更接近于志向远大,还是乐于平凡,还是处于中间状态?结果,95年的男大学生比91年的更加倾向于选择志向远大,而且已经构成显著差异。那么,一批志向更加远大的男生,在性方面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更不大可能去发生人际性行为,因为他们更不愿意因小失大。但是他们却无法抑制自己的独自性行为,所以只能把两者分开,使两种性行为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那么女生呢?她们虽然并没有朝着志向远大倾斜,但是在“您的为人处事是言行谨慎,还是我行我素”这样的问题里,她们比91年的女生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这样的女生,也不大可能更多地发生人际性行为。
还有更显著的另一方面的原因:与91年的大学生相比,95年的后来者对于自己的魅力更缺乏自信了。笔者的问题分别是:您的相貌、身材体型、气质风度对于年龄相仿的一般异性,有多大的吸引力?结果,95年的男女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吸引力更小一些,其中对于身材体型的自我评价更是低得多,已经形成了显著差异。
青春总是无限崇拜美。一批对自我魅力更缺乏信心的大学生,人际性行为恐怕也只能减少了。
这可能是由于“广告污染”。虽然笔者的调查表明,95年男女的“身高体重比”与91年的男女持平(女生稍稍胖了一点),但是现在的广告不同了。在那些帅哥与靓妹的铺天盖地般的狂轰滥炸之下,年轻人恐怕谁也会更加自卑一些。
最根本的原因当然还是在大学生的心底。笔者问道:不论您已经有过什么人际性行为,您为什么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第一位的原因是什么?结果,95年的大学生比91年的更加重视爱情的因素。有49.7%的人是由于害怕伤害对方的人格、情感或前途,或者由于自己认为双方的感情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地步。这比91年有显著的增加。同时,有14.6%的人则是由于害怕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客观后果,或者认为不合乎道德或自己家庭的期望。这比91年也有显著增加(只要是男生增加了),而且恰恰能够说明,笔者在前面对于“志向远大”者顾虑更多的分析是有根据的。
往期
回顾
性社会学研究 | 魏伟 译《“性”、健康与文化——世界“性”研究精粹选译》
性社会学研究 | 安德瑞·科沃尔、苏茜·约里主编,魏伟翻译《“性”很重要》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生存与体验:对一个红灯区的追踪考察》
本栏目更多内容详见:
公众号首页-正在连载-性社会学文献汇编
性研究ing
你想要的性研究
都在这里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